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“科技创新、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”重要论述,赋能基础教育阶段科技创新人才培养,5月13日,集成电路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任继江带队深入河南省滑县一中、滑县二中、滑县六中及安阳市第二实验中学,开展“芯火工程”科普进校园专项行动,通过“科普讲座+沉浸体验+长效赋能”三维模式,点燃青少年科技报国志向,为筑牢科技强国人才根基注入“芯”动能。集成电路学院副院长但永平、电工电子实验中心主任耿世勇、青年博士周绍华参加活动。

一、破壁:从“芯片奥秘”到“科学启蒙”
在滑县一中报告厅,周绍华用“黄河泥沙如何变身纳米芯片”的生动比喻,揭开集成电路技术的神秘面纱。他从北斗导航芯片突破封锁、华为麒麟芯片涅槃重生等案例切入,串联量子计算、第三代半导体等前沿领域,诠释“中国芯”背后的科学精神与产业突围之路。“芯片不仅是科技的载体,更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‘命门’。”周绍华的讲述引发学子们热烈反响,现场掌声经久不息。
二、扎根:从“单向输出”到“生态共建”
学院创新构建“大中小学科学教育一体化共同体”,积极普及科学知识,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,用新时代科学家精神铸魂育人。豫北四校领导高度评价:“这场科普行动不是‘一日游’,而是种下了科技教育的常青树,为县域中学打开了连接高端科创资源的窗口。
三、铸魂:从“知识传递”到“使命传承”
“当年红旗渠青年凿山引水,今天我们要做攀科技高峰的‘新愚公’!”任继江在安阳市第二实验中学的思政微课上,将红旗渠精神与芯片攻坚精神深度融合,讲述学院师生团队在科研攻关与学科竞赛中的奋斗事迹,不少学生深受鼓舞,纷纷表示要立志成为中国集成电路事业的“预备役”。
芯火映初心,少年强则国强。此次科普进校园活动累计辐射师生近千余人,标志着集成电路学院在践行科教融汇、推进大中小学贯通培养中迈出坚实步伐。随着“芯火工程”三年行动计划(2025-2027)的全面启动,学院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教育的重要指示,持续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,让更多“芯苗”在中原沃土上茁壮成长,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牢科技人才基座。(通讯员:周绍华)